2006年8月12日 星期六

Sometimes in April

<以下有劇情洩漏>

上個星期日的時候,在家無聊轉 HBO 看到了一部片,是 HBO 自製的<泣血四月>
(sometimes in april) http://www.hbo.com/films/sometimesinapril/
劇情描述的是在1994年發生於非洲小國盧安達的殘酷屠殺事件,同居住於盧安達的
胡圖以及圖西族人,由於該國總統的座機被不知名份子以火箭炮擊落,因此延續先
前兩族之間的緊張關係,由該國總統衛隊開始一連串恐怖屠殺圖西族人的血腥暴行。
在短暫的幾個星期間估計有六十萬人以上死於這場集體大屠殺之中。

劇情談的是一位身為軍人的胡圖族人,雖然身為胡圖族但是娶了一位圖西族的太太,
在經由電台傳播而越演越烈的極端種族主意思想之中,主角被列名為同情圖西族者
在胡圖族追殺名單之上榜上有名。不只是軍隊、有許多的胡圖族民兵聽了電台的煽
動而拿起武器主動追殺圖西族人,協助軍隊設置路障以防圖西族人能夠經由公路逃
離首都吉加利。

為什麼會說特別對這盧安達的事件有印象是因為大概在一兩個月前台北有上映名為
盧安達飯店的電影,談的同樣是在此次大屠殺之中,一位旅館經理收容了 1400 名
圖西族人免於屠殺的電影。HBO 這部片和盧安達飯店相比,當然同樣也有強調所謂
人性的光明面,但是更多的是恐怖屠殺所顯露予人的極端緊張以及深沈的無力感;
讓我感覺十分震驚的有兩個鏡頭。當然不只於此,不過實在令我印象深刻。

第一個是當主角送走了太太和小孩之後,和朋友兩人駕車逃逸的路上。在某十字路
口被一個大卡車車隊所組。迎面疾駛而過的數輛卡車定睛一看原來全部都是運屍車。
屍體堆屍體堆滿了整台大卡車的後斗,看起來就像是運豬車一樣,但是不是。大卡
車就像一般台灣的砂石車大小,這樣一台載運的屍體恐怕也不下百具。看著主角和
他朋友瞠目結舌的表情,我也差不多。

第二是當屠殺行動如火如荼的展開的時候,主角終於到達了法國準備撤僑的場所。
想當然爾那邊已經擠了一堆想要一起上車的圖西族人,不過由於法國士兵的強硬阻
撓,能夠上車的依舊只有在法國僑民。經過一番折騰之後,就當法國車隊遠離的同
時,路旁瞬間跳出了幾十名手拿砍刀木棒、狼牙棒,準備虐殺圖西族人的胡圖民兵。
你也許不能否認這樣的設計有些煽情,不過對照遠離的車隊和在眼前面露兇光的胡
圖民兵,那種絕望的感覺很令人難受又難熬。

事實永遠不會像是電影一樣來得逢凶化吉又功德圓滿。主角最後失去了親人、摯友,
然而宣傳種族主義的偏激者們依舊只是面臨聯合國國際法院的冗長審判程序以及法
律攻防,念法律的我不免在此時也有種法律無用的喟嘆。畢竟再怎麼嚴謹的程序以
及嚴重的處刑,能夠洗刷掉多少大屠殺的罪孽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24/07/03

I was accidently back to this blog because the site was mentioned in my browser. It has been almost ten year that I did not post any po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