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搭配的是這第二篇轉錄文章,我找了好久,直接丟上連結了。
王建民現象的文化危機
2006.09.06 中國時報 張力可/北縣(文字工作者)
http://0rz.net/fc1Oa
看完下面的和這篇文章,好像似乎找著了些什麼相同之處。沒錯,也就是用專業
的術語來剖析一些社會現象,不管是王建民或是台妹;在專業術語的堆砌中看起
來好像很厲害,很頭頭是道。但是實際上呢,卻又好像不知道該文到底要表達什
麼。說王建民的呢,好像棒球運動除了殖民和資本主義以外沒有帶來什麼好處;
說台妹的呢,既自豪又自卑,那到底是自豪還是自卑?
美國哲學家 Richard Rorty 對於這種現象,提出了一種態度,簡單的來說就是
「政治的歸政治、哲學的歸哲學」。對於一些政治問題就不要提出以意識形態為
首的老式解決方法,XX主義式的吊書袋大可不必;對於實際的問題所需要的是一
種更為實際的解決方式:一種實用的態度。當然這種看法也被人所抨擊認為這樣
的想法不過依舊預設著一種自由主義式的政治觀(或者說是北美自由主義式的),
可能落入一種「所謂沒有立場這件事的本身就是一種立場」的吊詭邏輯矛盾之中,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很多事情的確是需要更多一些解決方式,而不只是意識形態
上的對立,尤其可悲的是台灣也沒有什麼真正的左派看法,大家不過都只是一邊
喊著「拼經濟」一邊在國家認同與定位之上互相角力罷了。
再者,作者常常會為了文章內容加上許多不知所謂的想像。比方說談王建民時所
提到的棒球文化與資本主義侵略。當然在我們談論王建民的時候常常不自覺地會
受這樣的看法所影響,但是沒人可否認的是大聯盟的棒球水準的確是立於世界的
頂尖。如果說國內聯盟還有點救就算了,可惜的是國內的情形只能令人搖頭。因
此別說大聯盟資本主義的運作將會摧毀國內的棒球認同,恐怕在十年之後國內的
職棒自己摧毀自己也將不會是不可想像的情形。如果說棒球的議題太複雜的話,
那看看台妹的詮釋:如果說台妹代表著是一種膚淺模仿的風格,我不置可否;不
過「台妹是很敏感的,就像所有底層的人一樣,你是否真的看得起她,她是知道
的(女傭總是能夠看穿她的老闆與老闆娘)。假如你虛情假意,想要佔她便宜,
她不會拆穿你,好讓你繼續弄虛作假,看你能變出什麼把戲。」?這句話恐怕只
是作者自己的猜想。既然認為台妹真實做自己很好,那麼為何還是在文末有所排
斥?當然台妹的歧視或許反應了深層的語言權力結構,不過所謂台妹的光榮史、
品味的復仇,恐怕也不過只是對於「上等」文化的一種反彈。作者在文章開頭點
出了這樣的味道,不過在文末好像又變得有點動搖。結果不知道是批判還是擁護,
一種曖昧的態度。
當然要用所謂的理論來解析社會與政治現象不是說不行,現象的發生其背後多少
有種看法或是意識形態在背後運作;不過除卻了這樣的立場以外,現象的發生與
流行多少也有與此種意識形態無關的部份。如果只顧理論或是文化批判,也難怪
人家會說學者不過是一群躲在象牙塔之中的精英。
2006年9月12日 星期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2024/07/03
I was accidently back to this blog because the site was mentioned in my browser. It has been almost ten year that I did not post any post ...

-
原先樣式由於是呼叫原作者的圖檔,所以當原作者把圖檔拿掉之後 就會破圖。 先前的樣式似乎正是這樣,所以底色的白色不見了。 火大之下直接改版,反正 Blogger 版面像鬼一樣多~ 目前問題是繼續閱讀的斷行按鈕好像不見了,要看文章內容的 就先勤勞一下按文章標題進去看吧。
-
WOO! 三年多了! 時間過得很快,依舊每天活著 這三年來改變很大,多到無法言語描述 多到有時候感謝命運有這麼大的驚奇 預見這麼多美麗奇妙的人 我想 不管之後的情形會是怎樣 多多少少對於自己是多了些信心 能夠去面對,甚至期待一些未知的事情 我也不知道能達到多...
-
人啊,等到背負的包袱多了之後,往往一些小事就會讓自己回想起往事。 記得以前我是還蠻愛無病呻吟的,甚至有些樂此不疲,就算生活得愜意得 很也要三不五時哀號一下;只不過近年來這樣的舉動少了,畢竟有時候想 想如此也沒什麼意義,花心力於其上倒不如自己找些事情做做。 可是啊,人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